发布供求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扫描关注我们的
公司微信公众号

推荐图文

首页 >> 资讯

二手设备回收 二手化工设备 二手机床设备 二手工程机械

发布日期:2016-04-05  浏览次数:54

   拆迁建绿、见缝插绿、人性化增绿”,从2012年起,大兴区启动平原造林工程,四年时间造林20余万亩。平原造林为京津冀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“底子”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新闻发言人姜立文说,赶上“京津冀生态建设”这一大机遇,大兴区适时调整了绿化工作布局,重点在京冀交界处“播绿”,如今京冀交界处已形成了9个万亩以上的森林组团镇。
 
  沙丘荒地  变市民休闲广场
 
  北京评选出的十大“最美乡村路”中,大兴区的左堤路是其中的一条。左堤路的北臧村段,是这条“最美乡村路”非常特别的一段,路边停车,放眼望去郁郁葱葱、枝繁叶茂,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大兴区历史上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?
 
  “这里以前就是一个沙荒地,地理条件极差,到处都是大沙滩,部分地块落差十多米。”站在北臧村镇绿港休闲广场上,大兴区平原造林办公室主任任贵平感慨地说,4年平原造林,如今已是今非昔比,沙荒地变成了市民的休闲广场,几年来小镇平原绿化植树造林近万亩,形成了永定河沿岸又一处天然大氧吧。
 
  大兴区境内永定河全长55公里,受历史上泛滥决口影响,形成大兴区60%以上的沙化土地。
 
  2012年,北京市启动了平原造林工程。大兴区占据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“一带两楔、两环、多廊”,主要集中在永定河沿岸、新机场周边地区、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、重点绿色廊道两侧、重点镇及产业园区周边等五个区域。四年内,大兴区完成平原造林20万亩,植树960余万株。
 
  京冀交界  生态“边缘”变“前沿”
 
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未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指明了方向。北京首次提出了“国家公园”的概念,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,建立国家公园,形成“环首都国家公园环”。
 
这在大兴区园林绿化局新闻发言人姜立文看来,是大兴生态建设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。在新一轮的造林工程当中,大兴区调整了绿化工作布局。大兴位于北京市东南部,主要与河北固安、广阳、安次、涿州等地相临。任贵平说,而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,大兴区园林绿化工作也加大了这些交界区域的比重和工作力度。“可以说,由原来的生态建设‘边缘’,现在变成了生态建设的‘前沿’。”任贵平说,如今,大兴与河北接壤的交界处形成了万亩以上森林组团镇9个,储备了一大批生态资源。
 
  绿化升级  打造生态景观长廊
 
  “这些年跑工地,已经记不清来了多少趟了。”任贵平作为绿化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,从整个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,一直到现在绿化的有模有样,他每天都在工地里。“北京每年适宜栽树的黄金季节就是3月到5月初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,2014年我们完成了6.5万亩绿化工程,也创下了大兴生态建设历史之最。”任贵平说,现在荒滩都变成了林地,看上去满眼的绿,心里很舒坦。
 
  而经过几年努力,大兴区的绿化建设也由“先栽树播下绿”的初级阶段,发展到了“重生态顾景观”的新阶段。京津冀造林过程中,栽下的树木实现了多样化,“以乡土树种为主,增加了多种彩色的观叶树种。”任贵平说,同时丰富景观内涵,拓展综合功能,在河堤两侧2公里范围内,打造“生态长廊、景观长廊、致富长廊”。通过三年建设,完成永定河沙荒地造林3.9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60%以上。
 
  与廊坊交界的新机场周边,按照打造大尺度森林景观的目标,优先考虑整体生态功能,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,兼顾空中效果,完成造林7.6万亩,为打造“国门印象”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。
 
  未来5年 建设湿地景观水网
 
  姜立文介绍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,园林绿化承担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率先突破的重任。大兴新区地处京津保生态过渡带核心区,要打造大尺度的森林湿地景观,发挥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“桥头堡”示范作用。
 
  按照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要求,对接国家、北京市永定河建设规划,围绕打造溪流、湖泊、湿地相通相连的大型河道公园的目标,建设永定河(大兴段)森林湿地景观,形成城市湿地段、田园湿地段、郊野湿地段、机场湿地段。依托永兴河改线和周边环境治理,建设林水相依的滞洪湿地公园和湿地景观水网,提高永兴河及临空经济区河道水系生态环境品质。
 
  ■晨报内存
 
  绿色生态廊道
 
  连通京津冀
 
  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中,首次提出了“国家公园”概念。市园林绿化局表示,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,建立国家公园,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。同时,三地将构造绿色生态廊道,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。
 
  根据规划,到2020年,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将与天津、廊坊、保定三市的森林湿地实现连接,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。
 
  同时,将整合京津冀现有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、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,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环。在城市之间、城市与功能区之间,通过大片森林、湿地的规划建设,构建绿色生态隔离地区,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所有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图表、标志、标识、广告、商标、商号、域名、软件、程序等,除特别标明外,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,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。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0319-5322811